2024年是“十四五”規劃的關鍵之年。各地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認真貫徹落實中央、省委和市委農村工作會議部署,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目標,以發展種植業新質生產力為抓手,鞏固糧油果蔬生產基礎,提升種業創新保護利用能力,實現種植業綠色高質高效發展,為我市糧食安全、“種業強市建設”和農業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撐。
主要目標:2024年確保全市糧食播種面積172萬畝,產量14.2億斤,力爭達到180萬畝、14.3億斤。油料面積20.53萬畝、產量0.68億斤;蔬菜面積135萬畝、產量270萬噸以上,實現糧油基礎穩定,蔬果副食產出平衡,穩產保供能力進一步提升。實施種業振興行動,新增省級以上新品種審(認)定或登記30個以上,全市良種覆蓋率達98%以上,良種生產600萬公斤以上。繼續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和配方肥替代,大力實施高效節水種植,提升種植綠色防控推廣力度,促進種植業綠色轉型。
一、穩產保供、全面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
(一)壓實政治責任,確保糧食生產穩定
自覺提高政治站位,全面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要求,高標準、高質量推進糧油生產。圍繞2024年目標任務,抓好任務分解,層層壓實責任、層層抓好落實,加強檢查督促,確保任務到村到戶到田,重點要做好大豆、油菜任務落實,堅決杜絕“一票否決”。
(二)轉變增長模式,提升糧油作物單產
大力開展糧油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,樹立以質取勝,以單產論英雄的理念,確定主要糧食品種年度增產目標,配套量化考核政策,倡導細耕細作、優質田管,大力推廣優質甬優、甬秈系列高產水稻種,充分發揮專家和農技服務團隊作用,運用“早稻早播早栽”“兩壯兩高”等高產利器,持續開展示范創建,新創建示范方60個以上,形成高產示范方推廣模式。通過要素集合統籌,力爭水稻、油菜單產增長1-1.5公斤以上,小麥單產增長1-2公斤以上,大豆單產增長1公斤以上,奮力實現畝產再突破、總產再提升。
(三)強化政策保障,激發主體種植意愿
以政策為導向,用好各級財政資金,激發主體種植意愿,充分調動地方政府保面積增產量的主動性,在保持原政策標準基礎上,系統優化價格、補貼、保險“三位一體”的種糧農民收益政策體系,加大對糧食高產高效技術示范推廣和社會化服務的補貼力度,繼續實施產糧大縣獎補政策,對糧食播種面積及其增幅位于全省前列的區(縣、市)給予獎勵。同步探索拋荒耕地和冬閑田綜合整治利用考評激勵獎勵機制,深挖種植潛力,推廣綠肥種植,嚴抓耕地拋荒整治,努力提高糧食復種指數。研究水稻機插補助,減低臺風倒伏概率,扎實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擴面提質,穩定收益預期,讓種糧主體干勁更大、底氣更足。
(四)落實果蔬保供,促進特色產業增收
進一步落實蔬菜穩產保供措施,充分滿足地產蔬菜供應需求,繼續保持50%蔬菜自給率。加強對市級戰略性蔬菜保供基地建設指導,確保建設任務順利完成。進一步優化區域布局,推廣稻菜輪作種植方式,指導調整蔬菜種植結構和市場供應時段,確保菜農增收、市民受益。不斷提升水果、茶葉、菌類、中藥材等特色產業標準化、規?;?、品牌化建設,推進市級種植業精品園創建,發展蔬果、菌類初加工,推進茶業、中藥材深加工,提升產品附加值。合理發展特色林下經濟,推進特色種植集中連片建設。
(五)落實科學防控,推進防災減損
牢固樹立“抗災就是增產,減損就是增收”理念,提早開展防控準備,做好專項農藥儲備,強化病蟲害監測預警,完善病蟲田間監測網點運維,嚴格執行重大病蟲報送制度,強化專家即時會商,科學制定防控方案。加大專業化統防統治力度,繼續推進區域聯防群防,推行水稻“種苗處理+理化誘控+科學用藥”和果蔬“清園控害+綜合誘殺+生化調控”綠色防控技術模式,重點抓好水稻二化螟、草地探夜蛾、白夜枯病等病蟲遷飛性、流行性和爆發性重大病害,開展紅火蟻、柑橘黃龍病等重大植物疫情阻截,千方百計打贏防控攻堅戰。
二、良種增效、助力推動單產提質增收
(一)推進科研攻關與成果推廣
推進水稻、瓜菜等多抗、廣適、高產種質資源的培育,鼓勵科研機構、高校和企業聯合組建育種創新平臺。支持主體開展系統生物學、分子設計育種、遠緣雜交等前沿技術及其應用,推動育種向精準化、高效化和規模化方向發展。遴選水稻、玉米、小麥、油菜等我市適種高產、優質高效品種示范推廣,今年爭取省級及以上農業新品種審(認)定或登記30個以上,實施種業提升項目10個以上,農作物良種覆蓋率繼續保持98%以上。
(二)加強種質保護與開發利用
繼續支持具備優良特色種質和基礎設施完備的各類院所、學校和企業開展種質資源收集保存和鑒定評價工作。做好市級庫的監督管理和年度評價,提升特色種質資源的科學保護能力。進一步推動寧海、余姚、象山、奉化等地制種基地建設,用足用好各級財政資金,聚焦制種地高標準農田和配套設施建設,進一步推進水稻制種機械化率,推廣優質田管和綠色種植,提高制種產量和效益。今年復核評審市級種質資源庫49個,其中重要特色種質資源庫10個以上;力爭全市水稻、瓜菜制(繁)種面積繼續保持5萬畝以上,生產水稻、瓜菜種子600萬公斤以上。
(三)強化政策支持與資金保障
高水平推進種業強市建設,落實各類種業扶持政策。支持企業開展種質資源保護、新品種研發、人才引進、企業扶優扶強和種業提升等相關項目,推動種業科技原始創新、協作創新,引導企業提升品牌推廣能力,促進育繁推一體化發展,不斷提升我市優勢品種在國內市場的銷售份額。年度落實下達現代種業資金3300萬元以上,力爭種業總產值邁上50億元新臺階。
三、綠色發展、著力提升防控增效水平
(一)統籌病蟲害防控促收益
強化病蟲害監測預警能力,進一步完善監測網絡,推進智能監測點組網運行,計劃新建智能監測點8個。嚴格執行病蟲害信息報送制度,強化病蟲發生趨勢專家會商機制,及時發布病蟲情報。組織開展“蟲口奪糧”保豐收行動,突出小麥赤霉病、水稻“兩遷”害蟲、二化螟、白葉枯病和草地貪夜蛾等重大病蟲害防控。
(二)推進科學施肥促增效
深入推進配方肥替代平衡肥,繼續實施配方肥補貼政策和供給端激勵政策,推進施肥建議卡及其配套技術進店、進村、進戶。健全配方肥推廣數字化臺賬,全市計劃推廣應用配方肥和按方施肥6.47萬噸(其中配方肥4.85萬噸以上)。持續開展農戶施肥情況調查、取土測土、田間試驗等基礎工作,集成推廣施肥“三新”技術模式,創建化肥減量增效示范方16個,示范帶動全市科學施肥增效。加快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,加大商品有機肥推廣力度,鼓勵增施有機肥。
(三)強化科學用藥促減量
融合推進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,創建10個省級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示范推廣基地,主要農作物統防統治面積80萬畝以上。強化科學用藥指導,嚴防違規用藥。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行動,推進農藥包裝廢棄物無害化處里,強化回收閉環管理,加強監督檢查與技術指導,確保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率達到91%以上。全面加強農藥、化肥行業監管和質量監督,打擊假劣農藥及生產銷售行為,開展肥料質量抽檢,確保種植主體生產效益。
(四)發展節水農業促效率
指導各地針對區域內水域情況和不同類型農田基礎設施特點,結合農田節水設施基礎建設,因地制宜,配置適宜的節水設備,倡導科學施肥增效,推廣噴灌、微灌、管灌等高效實用節水和水肥一體化增產增效技術,實現以水促肥、以肥調水,提高水肥資源利用效率,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。